歡迎訪問泰州市百川資源再生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檢
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2018年度土壤及地下水環境檢測報告
蘇通標環(調)第2018004號
委托單位: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檢測單位:江蘇通標環??萍及l展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承擔單位:江蘇通標環??萍及l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姚帆
項目負責人:
項目組成員:
報告編寫人:
復 審:
審 核:
聯系地址:徐州市云龍區共建路18號袁橋街坊中心9-13層郵政編碼:221009
聯系電話:0516-83689027 監督電話:0516-83709188 網址:www.jstbjc.cn E-mail:xztbzw188@126.com
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環境檢測報告
目錄
一、前言......................................................................................................................... 1
二、檢測依據.................................................................................................................. 2
三、工作方案.................................................................................................................. 4
3.1場地概況.................................................................................................................... 4
3.2污染識別.................................................................................................................... 5
3.3 檢測內容................................................................................................................... 9
四、地下水監測井建設.................................................................................................. 13
4.1 建井........................................................................................................................ 13
4.2 洗井........................................................................................................................ 14
4.3 有機氣體的現場檢測............................................................................................... 15
五、檢測結果及污染狀況分析........................................................................................ 16
5.1 篩選值的選定.......................................................................................................... 16
5.2 土壤檢測結果.......................................................................................................... 18
5.3 地下水檢測結果...................................................................................................... 19
5.4 檢測結論................................................................................................................. 20
六、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21
6.1 現場質量控制.......................................................................................................... 21
6.2 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 21
6.3 監測數據和技術報告的質量控制.............................................................................. 22
七、檢測結果評價及建議............................................................................................... 23
附圖:現場照片附件:1、檢測報告
- 營業執照
- 資質及能力附表
江蘇通標環??萍及l展有限公司 Ⅰ
一、前言
2016 年 5 月,國務院制定發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 號),提出“各地要根據工礦企業分布和污染排放情況,確定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實行動態更新,并向社會公布。列入名單的企業每年要自行對其用地進行土壤環境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2016 年 12 月,省政府制定發布《江蘇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蘇政發〔2016〕169 號),將重點企業土壤環境自行監測工作作為一項重點監管工作。列入名單的企業每年要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環境檢測機構,對其用地進行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
為科學合理的對公司界內土壤及地下水進行環境質量檢測,初步掌握廠區土壤及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建立對廠區土壤和地下水的長期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廠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隱患,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委托有資質的環境檢測機構,承擔其場地土壤及地下水環境檢測工作。
二、檢測依據
1)《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2)《場地環境評價導則》(DB11/T 656-2009)
- 《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4)
- 《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2014)
- 《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程》(DZ/T 0148-2014)
- 《供水水文地質鉆探與管井施工操作規程》(CJJ/Y 13-2013)
7)《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09版)》(GB 50021-2001) 8)《水井用聚氯乙烯(PVC-U)管材》(CJ/T 308-2009) 9)《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 10)《水文基本術語和符號標準》(GB/T 50095-1998) 11)《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程》(DZ/T 0148-2014) 12)《地下水監測井建設規范》(DZ/T 0270-2014) 13)《管井技術規范》(GB 50296-2014)
-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
-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2004)
- 《水質采樣技術指導》(HJ 494-2009)
- 《水質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HJ 495-2009)
- 《水質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 493-2009)
-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
-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HJ 630-2011)
21)《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
- 《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 811—2011)
- 《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 《土壤干物質和水分的測定重量法》(HJ 613-2011)
- 《土壤檢測第2部分:pH值的測定》(NY/T 1121.2-2006)
- 《土壤和沉積物汞、砷、硒、鉍、銻的測定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HJ 680-
2013)
28)《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29)《固體廢物六價鉻的測定堿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87-2014)
30)玻璃電極法《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GB/T 5750.4-
2006)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 700-2014)
- 《水質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原子熒光法》(HJ694-2014)
- 《水質鈣和鎂總量的測定EDTA滴定法》(GB7477-87)
- 《水質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GB 11892-89)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金屬指標》(GB/T 5750.6-2006)中10
三、工作方案
3.1場地概況
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位于泰州市高港區大泗鎮塘許路北側,占地 4800m2,總投資約 200 萬元;經營項目為表面處理廢物、含鎳(銅)廢物的預處理再生利用,使用的原料為危險廢物,嚴格按照許可證的許可條件從事經營活動。2011 年獲得省環保廳頒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2012 年 3 月泰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已批項目進行驗收監測,并通過高港區環保局組織的驗收。產品方案見表 3.1-1。企業地理位置如圖 3.1.1 所
示,企業廠區平面布置見圖 3.1.2。
表 3.1-1 項目產品方案
序號 |
環評年用量t/a |
實際年用量 t/a |
包裝形式 |
||
1 |
表面處理廢物 |
15000 |
表面處理污泥HW17 |
1400~2400 |
1000kg/袋 |
2 |
含鎳(銅)廢物 |
5000 |
含鎳廢物HW46 |
1600~2000 |
1000kg/袋 |
3 |
含銅污泥HW49 |
/ |
1000kg/袋 |
||
4 |
廢催化劑HW50 |
/ |
25kg/桶 |
||
5 |
螯合劑 |
200 |
螯合劑 |
80 |
50kg/袋 |
6 |
片堿氫氧化鈉 |
/ |
片堿 |
5 |
25kg/袋 |
圖3.1.1企業地理位置圖
圖 3.1.2 平面布置圖
3.2污染識別
3.2.1 生產工藝
已批項目表面處理污泥(HW17)的工藝原理是通過加入螯合劑回收的表面處理污泥中的重金屬,生成不溶于水、低含水量、容易過濾去除的絮狀沉淀,從而達到從污泥中去除重金屬離子的目的;生成的濾餅經生物質燃料加熱干燥,進行減量化處理。
已批項目含鎳廢物(HW46)的工藝原理是通過加入螯合劑回收的含鎳廢物
(HW46)的重金屬,生成不溶于水、低含水量、容易過濾去除的絮狀沉淀,從而達到從污泥中去除重金屬離子的目的;生成的濾餅經生物質燃料加熱干燥,進行減量化處理,減量后的含鎳廢物((HW46)中鎳含量很高;按次生危廢接收單位的含量要求配入定量的
HW50 后形成含鎳廢物的次生危廢,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綜合利用。
已批項目原環評文件(2010 年 12 月 31 日批復)中,擬采用閃蒸烘干機對濾餅進行干燥,后因回轉窯便于操作、維護等原因,采用回轉窯代替了閃蒸烘干機。另外,原環評中干化的泥餅經制球機壓制成球后作為產品出售給冶煉廠進行冶煉,現已取消了制球工藝,干化的泥餅作為次生危廢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上述變化通過“設備變更情況說明”
(2014 年 12 月 10 日)進行了環保手續變更。
已批項目目前實際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圖3.2.1 表面處理污泥(HW17)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
圖3.2.2 含鎳廢物(HW46)及廢催化劑(HW50)處理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
(1)流程描述
①攪拌:將表面處理污泥、含鎳廢物和水加入攪拌釜中(人工投料),加入片堿將釜
內pH值調至7-9之間,之后加入定量的重金屬螯合劑(由不同種類的多胺或聚乙烯亞胺反應得到的聚合物)和少量水(包括壓濾產生的回收母液)進行反應。
重金屬螯合劑由于具有極性基團和疏水基結構,能夠與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高分子螯合物,從而將污泥中的重金屬捕集沉淀,達到將重金屬穩定化的目的。
螯合劑與重金屬反應方程式如下(以鎳為例):
②壓濾:將攪拌生成的螯合物加入板框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將其中的重金屬螯合物壓成餅狀,壓濾后的濾餅含水率約70%左右;壓濾產生的母液通過液槽流回至攪拌釜。
母液回用目的是增加物料的粘度,以達到攪拌的要求。攪拌工序對回用母液的品質要求很低,母液循環使用后鹽分逐漸增加,飽和后以結晶的形式析出,結晶鹽中仍含有可回收的重金屬,混入泥餅后也會進入后續干燥環節,對處理設施不會造成不利影響。
③干燥:已批項目采用成套的回轉窯干燥系統對泥餅進行干燥;干燥裝置由加熱器、加料器、干燥窯、分離器、廢氣處理裝置等組成。
生物質燃料燃燒產生的熱空氣進入回轉干燥窯,同時泥餅由加料器定量加入,泥餅在窯內逆煙氣流緩慢向出口方向移動,與熱空氣進行熱交換,干燥后的物料在出料口出料;干燥尾氣經“旋風分離+布袋除塵+水浴除塵”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
④配伍:將鎳含量較低(1%左右)且含水率較低(15%左右)的廢催化劑(HW50)與干燥后的HW46混合,混合后的次生危廢中鎳含量可以滿足回收處理廠界的含量要求。
(2)產污環節
干燥過程產生的燃燒煙氣(G1);干燥生產的次生危廢(S1)委托有資質單位處
置;生物質燃料燃燒后產生的草木灰渣(S2)作為農肥出售。
3.2.2 主要原輔材料
根據已批項目環評并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已批項目所用原輔材料消耗見表3.2-1。
表3.2-1 已批項目主要原輔料消耗一覽表
序號 |
環評年用量t/a |
實際年用量 t/a |
包裝形式 |
||
1 |
表面處理廢物 |
15000 |
表面處理污泥HW17 |
1400~2400 |
1000kg/袋 |
2 |
含鎳(銅)廢物 |
5000 |
含鎳廢物HW46 |
1600~2000 |
1000kg/袋 |
3 |
含銅污泥HW49 |
/ |
1000kg/袋 |
||
4 |
廢催化劑HW50 |
/ |
25kg/桶 |
||
5 |
螯合劑 |
200 |
螯合劑 |
80 |
50kg/袋 |
6 |
片堿氫氧化鈉 |
/ |
片堿 |
5 |
25kg/袋 |
根據上表的分析,已批項目實際原輔材料變化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已批項目建成至今,含銅污泥(HW49)未曾接收。
(2)已批項目各類危險廢物實際處理量均低于(原環評)設計規模,因此,實際原輔材料用量較小于設計用量。
(3)原環評未提及攪拌前需要加入片堿調節pH。
已批項目運營以來,危險廢物來源主要為江蘇省內的表面處理及化工企業。根據接收
危廢的檢測報告,已批項目接收各類危險廢物組成情況見表3.2-2。
表3.2-2 各類危險廢物組成表
種類 |
組分(均值) |
含鎳表面處理污泥HW17 |
綠色固體,含水率40~50%;銅:20-25g/kg,Ni:60~70g/kg,Cr: 0.05~0.07g/kg,Pb:0.01g/kg,其他為無機雜質等。 |
含銅表面處理污泥HW17 |
綠色固體,含水率40~50%;銅:70-75g/kg,Ni:35~40g/kg,Cr: 0.07g/kg,Pb:0.01g/kg,其他為無機雜質等。 |
含鎳廢物 HW46 |
綠色固體,含水率45%;鎳:50g/kg,Cr:0.06g/kg,Pb:0.01g/kg,其他為無機雜質等。 |
含鎳廢催化劑 HW50 |
綠色固體,含水率 15% ;鎳: 10g/kg , Cr : 0.07g/kg , Pb : 0.008g/kg,其他為無機雜質等。 |
3.2.3 污染識別
根據現場踏勘和與企業員工、當地環保管理人員訪談,結合泰州市百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廠區生產布局,判斷該廠主要可能污染區為危廢庫、生產區。
根據本廠主要原輔材料及生產工藝,推斷本場地主要污染源情況,見表 3.2-3。
表 3.2-3 場地主要污染識別結果表
序號 |
檢測井位 |
土壤檢測指標 |
地下水檢測指標 |
1 |
次生危廢庫 |
pH、含水量、汞、鎘、砷、銅、鎳、鋅、鉻、鉻+6、鉛 |
pH、砷、汞、鉻、總硬度、鎳、銅、鉛、鋅、高錳酸鹽指數、鉻+6 |
2 |
危險廢物倉庫(2) |
pH、含水量、汞、鎘、砷、銅、鎳、鋅、鉻、鉻+6、鉛 |
pH、砷、汞、鉻、總硬度、鎳、銅、鉛、鋅、高錳酸鹽指數、鉻+6 |
4 |
參照點(1) |
pH、含水量、汞、鎘、砷、銅、鎳、鋅、鉻、鉻+6、鉛 |
pH、砷、汞、鉻、總硬度、鎳、銅、鉛、鋅、高錳酸鹽指數、鉻+6 |
3.3 檢測內容
3.3.1 采樣點位布設
在對前期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的基礎上,根據《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自
行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4)、《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
2014)、《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和《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確定采樣布點方案,主要分布在次生危廢庫、危廢庫等。廠區共布設4個土壤采樣點(其中1個參照點),4個地下水監測井。采樣點位如圖 3.3.1 所示。
圖3.3.1 采樣點位示意圖
3.3.2 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
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見表3.3-1。
表3.3-1 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儀器一覽表
類別 |
檢測項目 |
檢測標準(方法)名稱及編號(含年號) |
主要檢測儀器 |
檢測方法檢出限 |
土壤 |
水分 |
《土壤干物質和水分的測定重量法》 |
101FXB-2電熱鼓風干燥 |
/ |
pH值 |
《土壤檢測第2部分:pH值的測定》 |
PHSJ-4A 酸度計 |
/ |
|
汞 |
《土壤和沉積物汞、砷、硒、鉍、銻的測定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HJ 680-2013) |
SK-2003A型原子熒光光譜儀 |
0.002mg/kg |
|
鎘 |
《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
Agilent 7900 ICP-MS |
0.6mg/kg |
|
砷 |
《土壤和沉積物汞、砷、硒、鉍、銻的測定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HJ 680-2013) |
Agilent 7900 ICP-MS |
0.01mg/kg |
|
銅 |
《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
Agilent 7900 ICP-MS |
1.2mg/kg |
|
鎳 |
《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
Agilent 7900 ICP-MS |
1.9mg/kg |
|
鋅 |
《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
Agilent 7900 ICP-MS |
3.2mg/kg |
|
鉛 |
《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
Agilent 7900 ICP-MS |
2.1mg/kg |
|
鉻 |
《固體廢物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66-2015) |
Agilent 7900 ICP-MS |
1.0mg/kg |
|
六價鉻 |
《固體廢物六價鉻的測定堿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87-2014) |
WYS2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
2mg/kg |
|
地下水 |
pH值 |
玻璃電極法《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GB/T 5750.4-2006) |
PHSJ-4A 酸度計 |
/ |
砷 |
《水質 65 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Agilent 7900 ICP-MS |
0.12μg/L |
|
汞 |
《水質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原子熒光法》 |
SK-2003A型原子熒光光譜儀 |
0.04μg/L |
|
鉻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Agilent 7900 ICP-MS |
0.11μg/L |
類別 |
檢測項目 |
檢測標準(方法)名稱及編號(含年號) |
主要檢測儀器 |
檢測方法檢出限 |
|
總硬度 |
《水質鈣和鎂總量的測定EDTA滴定法》(GB7477- |
/ |
/ |
鎳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Agilent 7900 ICP-MS |
0.06μg/L |
|
銅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Agilent 7900 ICP-MS |
0.08μg/L |
|
鉛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Agilent 7900 ICP-MS |
0.09μg/L |
|
鋅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Agilent 7900 ICP-MS |
0.67μg/L |
|
高錳酸鹽指數 |
《水質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GB 11892-89) |
/ |
0.5mg/L |
|
六價鉻 |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金屬指標》(GB/T |
UV-18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
0.004mg/L |
四、地下水監測井建設
4.1 建井
在野外鉆探施工過程中,首先了解勘探場區的地形地物、交通條件、鉆孔實際位置及現場的電源、水源等情況。嚴格注意地下管線安全,核實場區內有無地下設施以及相應的分布和走向,如地下電纜、地下管線和人防通道等。所有鉆探點位均經企業相關人員核實無誤后,方可施工。如遇地下構筑物、管線、雜物等,無法鉆進時,須立即停止并通知現場負責人。
建井井管選用“公元”牌內徑75mm白色UPVC給水管,承壓1mPa,總長度為6m。管道
采用承插連接,均未膠粘。井管濾水段采用割縫管,割縫管段長度1.5m,外包過濾網。井管底部沉淀管長度0.5m,底部用同材質封頭封口。井管頂部用同材質封頭封口,保護管采用不銹鋼管,端口加蓋、上鎖。井孔直徑不小于160mm。井管過濾網外與井孔間,依次填石英砂(石英砂粒徑10-20目)粘土及澆筑水泥砂漿(詳見建井示意圖)。保護管外水泥沙漿砌筑20cm高,圓形井臺。
對于深度大于弱透水層底板埋深的鉆孔,在鉆探結束后,要求使用膨潤土回填,回填
的深度要求覆蓋整個弱透水層,并超過弱透水層頂底板上下30cm?;靥钆驖櫷習r,每回填10cm用水潤濕。
建井施工期間,污水、雜物及時收集,現場及時清理,切實減少由此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施工結束,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破壞或污染的廠區環境、地面等,進行及時修復。
監測井結構圖見圖4.1.1。
圖4.1.1 監測井結構示意圖
4.2 洗井
監測井建成后,立即洗井,目的是為了清除監測井安裝過程中進入UPVC管內的淤泥
和細砂。初次洗井使用泵抽,通過多次抽水洗井,至出水清澈,洗井過程大約需要2-3個小時(一般洗井第三、四遍,井水變清,洗井體積不小于井中貯水體積的5倍)。采樣至少需要在初次洗井完成24小時后,再次洗井。再次洗井仍采用泵抽的方式,一般洗至第四
次檢測溫度、pH值、和溶解氧三個指標,當前后兩次檢測指標在如下范圍:溫度變化
≤±3%,pH值變化≤±0.1,溶解氧變化≤±10%(或當DO<2.0mg/L,其變化范圍為 ±0.2mg/L)方可進行采樣。
4.3 有機氣體的現場檢測
打井結束用光離子化檢測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PID)立即測井口有機氣體的濃度,本場地四口井的井口有機氣體濃度都低于PID儀器的靈敏度(0.001ppm);在采集土壤樣品時,將適度揉碎的土壤樣品裝入自封袋中約1/3~1/2體積,封閉袋口,約10min后搖晃或振動自封袋約30s,靜止2min;將PID儀器探頭伸入自封袋后的10s內,記錄儀器的最高讀數。本場地的土壤中有機氣體濃度也低于PID儀器的靈敏度(0.001ppm)。
五、檢測結果及污染狀況分析
5.1 篩選值的選定
篩選值是判定是否開展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的啟動值,污染物濃度超過篩選值說明污染物可能存在潛在的人體健康風險,在開展場地環境調查時需要進行場地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值計算,給出修復目標值建議和修復范圍。
2018 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
行)》(GB36600-2018),規定了保護人體健康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適用于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查和風險管制。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是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設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該值的,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可以忽略;超過該值的,對人體健康可能存在風險,應當開展進一步的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確定污染范圍和風險水平。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制值是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設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過該值的,對人體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風險,應當采取風險管控或修復措施。
北京市地方標準《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 811-2011)給出了住宅用地、公園與綠地、工業/商服用地不同用地類型下土壤污染物的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在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中參考和應用較為廣泛。本次選用的土壤篩選值主要參考《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該標準沒有的,參考《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 811-2011)。
對于場地地下水中污染物,本次調查主要參考《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
2017),該標準依據我國地下水質量狀況和人體健康風險,參考生活飲用水、工業、農業
等用水質量要求,將地下水質量分為 5 類,其中,Ⅲ類水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5749-2006)為依據,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Ⅳ類水以農業和工業用水質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體健康風險為依據,適用于農業和部分工業用
水,適當處理后可作生活飲用水。本場地規劃用地范圍不在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故選用 GB/T 14848-2017 中的Ⅳ類水標準作為篩選值。GB/T 14848-2017 中沒有的污染物,參考GB 3838-2002《地表水質量標準》中的Ⅳ類水標準。地下水中鉻無相關的判定標準值可供參考。
本項目最終選定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篩選值見表 5.1-1 和表 5.1-2。
表5.1-1 土壤篩選值 單位:mg/kg
污染物類別 |
CAS 號 |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 |
北京市《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 811—2011) |
|
篩選值 |
管制值 |
工業/商服用地 |
||
銅 |
7440-50-8 |
18000 |
36000 |
— |
鉻 |
7440-47-3 |
— |
— |
2500 |
鎳 |
7440-02-0 |
900 |
2000 |
— |
鉛 |
7439-92-1 |
800 |
2500 |
— |
砷 |
7440-38-2 |
60 |
140 |
— |
汞 |
7439-97-6 |
38 |
82 |
— |
鉻(六價) |
18540-29-9 |
5.7 |
78 |
— |
鎘 |
7440-43-9 |
65 |
172 |
150 |
鋅 |
7440-66-6 |
— |
— |
10000 |
表5.1-2 地下水篩選值 單位:μg/L
污染物類別 |
CAS 號 |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地表水質量標準》(GB 3838-2002) |
Ⅳ類 |
||
pH |
— |
5.5-6.5/8.5-9.0 |
汞 |
7439-97-6 |
2 |
砷 |
7440-38-2 |
50 |
銅 |
7440-50-8 |
1500 |
鉻(六價) |
7440-47-3 |
100 |
鎳 |
7440-02-0 |
100 |
鉛 |
7439-92-1 |
100 |
鉻 |
7440-47-3 |
— |
鋅 |
7440-66-6 |
2.0mg/L(GB 3838-2002) |
總硬度 |
— |
650mg/L |
高錳酸鹽指數 |
— |
10mg/L |
5.2 土壤檢測結果
表5.2-1 土壤檢測結果
檢測項目 |
單位 |
檢測結果 |
|
||
環(綜) |
環(綜) |
環(綜) |
環(綜) |
||
采樣位置 |
次生危廢暫存間 |
危廢庫+干燥區 |
危廢暫存間 |
參照點 |
|
水分 |
% |
7.0 |
7.1 |
6.2 |
7.0 |
pH值 |
無量綱 |
8.24 |
8.56 |
8.38 |
8.29 |
汞 |
mg/kg |
0.036 |
0.043 |
0.031 |
0.090 |
鎘 |
mg/kg |
ND |
ND |
ND |
ND |
砷 |
mg/kg |
11.6 |
14.6 |
15.0 |
19.9 |
銅 |
mg/kg |
5.8 |
7.5 |
5.5 |
4.7 |
鎳 |
mg/kg |
12.6 |
14.3 |
12.7 |
9.7 |
鋅 |
mg/kg |
44.0 |
41.3 |
44.3 |
141 |
鉛 |
mg/kg |
16.5 |
6.3 |
40.7 |
9.4 |
鉻 |
mg/kg |
17.0 |
13.3 |
16.9 |
20.4 |
六價鉻 |
mg/kg |
53.8 |
51.1 |
58.2 |
60.0 |
注:結果低于方法檢出限用“ND”表示,檢出限值見“檢測依據”。
5.3 地下水檢測結果
表5.3-1 地下水檢測結果
檢測項目 |
單位 |
檢測結果 |
|
||
環(綜) |
環(綜) |
環(綜) |
環(綜) |
||
采樣地點 |
次生危廢暫存間 |
危廢暫存間 |
危廢庫+干燥區 |
參照點 |
|
pH值 |
無量綱 |
7.35 |
7.34 |
7.20 |
7.33 |
砷 |
μg/L |
ND |
7.24 |
4.97 |
3.75 |
汞 |
μg/L |
0.29 |
0.74 |
0.26 |
0.22 |
鉻 |
μg/L |
ND |
ND |
ND |
ND |
總硬度 |
mg/L |
569 |
558 |
593 |
510 |
鎳 |
μg/L |
4.94 |
1.29 |
44.9 |
2.92 |
銅 |
μg/L |
0.37 |
ND |
ND |
ND |
鉛 |
μg/L |
ND |
0.16 |
ND |
ND |
鋅 |
μg/L |
14.5 |
7.14 |
12.1 |
14.9 |
高錳酸鹽指數 |
mg/L |
1.74 |
1.41 |
1.49 |
1.52 |
六價鉻 |
mg/L |
ND |
ND |
ND |
ND |
注:結果低于方法檢出限用“ND”表示,檢出限值見“檢測依據”。
5.4 檢測結論
本次調查在廠區重點區域共布設了 4 個土壤采樣點和 4個地下水采樣點,共采集 4個土壤樣品及4個地下水樣品。
對土壤進行了水分、pH值、汞、鎘、砷、銅、鎳、鋅、鉛、鉻、六價鉻指標的檢測。其中,鎘的檢測結果低于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其余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除了
4個點的六價鉻超過其篩選值未達到管制值,其他檢測指標均未達到篩選值。
對場地地下水進行了 pH值、砷、汞、鉻、總硬度、鎳、銅、鉛、鋅、高錳酸鹽指
數、六價鉻指標的分析。其中,鉻及六價鉻的檢測結果低于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鋅指標檢測值低于《地表水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Ⅳ類水標準值,其他檢測指標均低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Ⅳ類水標準值。
六、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6.1 現場質量控制
- 兩個鉆孔之間鉆探設備自來水清潔完畢,再用蒸餾水沖洗;
- 采集含有金屬類污染物樣品時,硝酸清洗,自來水清洗后再用蒸餾水沖洗;
- 采集含有機污染物樣品時,優級純己烷清洗,再用蒸餾水沖洗;
- 地下水采樣前洗井,15min內檢測pH值變化為±0.1以內,溫度變化在±0.5℃以內,溶解氧變化在±0.3mg/L以內;
- 按照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制備現場空白、現場平行樣、運輸空白樣、清洗空白樣;
- 質量控制樣的數量不小于總數的10%。
- 樣品運輸過程中應采取措施保證樣品性質穩定、避免沾污、損失和丟失。樣品接收、核查和發放各環節應受控;樣品交接記錄、樣品標簽及其包裝應完整。若發現樣品有異?;蛱幱趽p壞狀態,應如實記錄,并盡快采取相關處理措施,必要時重新采樣。
- 樣品就分區存放,按照保存條件保存,并有明顯標志,以免混淆。
6.2 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
- 樣品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和規范中規定的方法,我司在此基礎上選用通過計量認證的方法,對國內沒有標準分析方法的檢測項目選用《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樣品分測試方法技術規定》;
- 每20個樣品做一次質量控制樣(標準樣品),土壤和地下水的質量控制樣不少于樣品的10%。
- 加標回收測定:加標回收實驗包括空白加標、基體加標及基體加標平行等??瞻准訕嗽谂c樣品相同的前處理和測定條件下進行分析?;w加標和基體加標平行是在樣品前處理之前加標,加標樣品與樣品在相同的前處理和測定的條件下進行分析。在實際應用時就注意加標物質的形態、加標量和加標的基體。加標量一般為樣品嘗試的0.5-3倍,且加標后的總濃度不應超過分析方法的測定上限。樣品中待測物濃度在方法檢出限附近,加標應控制在校準曲線的低濃度范圍。加標后的體積無顯著變化,否則就在計算回收率時考慮這項因素。每批相同基體類型的樣品應隨機抽取一定比例樣品進行加標回收及其平行樣測定。
- 在報告中列出實驗室分析條件、主要儀器,各種物質的檢測方法、檢出限和質量控制結果。
6.3 監測數據和技術報告的質量控制
平行雙樣允許偏差和加標回收率按照《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
2004)、《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和《江蘇省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樣要求》的有關要求執行。
監測數據和技術報告實行三級審核。
七、檢測結果評價及建議
對土壤進行了水分、pH值、汞、鎘、砷、銅、鎳、鋅、鉛、鉻、六價鉻指標的檢
測。其中,鎘的檢測結果低于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其余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除了4個點的六價鉻超過其篩選值未達到管制值,其他檢測指標均未達到篩選值。
對場地地下水進行了 pH值、砷、汞、鉻、總硬度、鎳、銅、鉛、鋅、高錳酸鹽指
數、六價鉻指標的分析。其中,鉻及六價鉻的檢測結果低于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鋅指標檢測值低于《地表水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Ⅳ類水標準值,其他檢測指標均低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Ⅳ類水標準值。
建議企業加強日常生產管理,時時監控重點區域的防滲防漏措施,發現異常立刻停止
生產并采取補救措施,避免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附圖:
![]() |
|
|
圖1 建井用UPVC給水管 |
圖2 土壤氣現場檢測 |
圖3 填濾料建井 |
|
|
|
圖4 洗井 |
圖5 洗井過程中檢測指標 |
圖6 測量井管離地高度 |
|
|
|
圖7 現場采集土壤樣品 |
圖8 監測井建成圖 |
圖9 測量水位 |